本人一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爆米花电影,特效十足,场面劲爆,比如钢铁侠,不费脑。再加上自己又喜欢科幻,连看五分钟电影解说经常都是看这种类型的,近一年却觉得有些腻歪。看完就忘,爽了就没有,持续性不长。
过年注册了一个PT站点的号,为了完成任务,像什么保种率、分享率、上传量等等,不得不下载很多限免的电影资源,以求通过新人考核。既然是完成任务,就没啥很多挑挑拣拣。下了也只好勉为其难看一下。

于是这两天看了下面三部电影:
战略特勤组 Unthinkable
十三罪 13 Sins
孤独的死亡之所 A Lonely Place To Die
第一部电影我之前看过一遍,这次懒得找字幕,就直接用英文字幕又凑活着看了一遍。电影具体内容不想详细说了,毕竟豆瓣都有影评。但看完这类电影我发现这类和爆米花电影最不同的一些点是总是喜欢探讨人性,看完之后让人很是纠结,你也可以说这样很有深度。但我这种肤浅的人最烦这些东西了。
为了救眼前一个人,而牺牲另外几个人,或者另外几百万人。你愿不愿意。
那换一种说法,为了救另外的人,却要杀害眼前无辜的女人跟小孩。你愿不愿意。
这些电影,老是让人做选择,十分纠结。
奇葩说有一次辩论,说博物馆里起火了,是去救猫还是救一副名画。有辩手便举例远方的钟声和近处的哭泣。
如果人是绝对理性的,那当然可以简单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灭霸打个响指,消灭一半人类,为了地球未来更好的发展。可人偏偏就不是这样的,欧洲难民潮,三岁难民溺亡引发全球哀悼,德国打开边境迎接几百万难民。时代周刊封面刊登哭泣的粉红衣服小女孩,指特朗普修建美墨边境墙,拆散了家庭,抱着她偷渡到美国的妈妈,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是为了心中的“美国梦”。
如果被淹死的,被隔离的是纹青龙白虎的壮汉,想必不会引起这么多共鸣。
人们更在意近处的哭泣,那样的反馈是最为直接的,最能抚慰心灵的。而远处的钟声,反正自己也听不见,也不想去想,毕竟伤脑筋。